没有月球的地球,生命是否仍能发展与生存? 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相信,如果没有月球,那么地球的自转轴倾角将会剧烈变 动,变动量程将在0度到85度之间;0度时太阳将一直维持在赤道上空,85度时则几 乎直射两极。行星的稳定度又深深影响生命发展,因为倾角变动剧烈将引起气候 巨变,对复杂生命类型的演化非常不利。不过,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,即使没有月 亮,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也会维持地球的稳定。 俄罗斯莫斯科附近的爱达荷大学物理系Jason Barnes等人最新研究报告指出 ,地球的自转轴倾角(obliquity,黄赤交角)的变动仅约10度左右,没有之前认为的 那么大;在此状况下,地球生命演化虽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,但不致於到完全 无法继续发展下去、生命完全灭绝的程度。此外,其他系外行星也不必一定要有 像月亮这样的大卫星,才能是适合生命居住的世界。 当行星自转 行星受到母星的重力拉扯,其自转轴的朝向在空间中也会随时间慢慢的移动, 这称作“进动(precess)”。同样地,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也有进动。如果自转与公 转的进动同时发生,两者综合的结果将使行星毫无章法地摇摆。但月球重力似乎 提供了稳定地球的效果:如果地球自转轴进动速度加快,但地球公转轨道进动则无 ,那么行星的摆动幅度将缩小,整个系统变得比较稳定。 以类地行星的卫星来比较,月球质量相当於地球质量的百分之一左右,相较之 下,火星两颗卫星中比较大的火星一(Phobos)质量仅约火星的6000万分之一,可见 月球在卫星中是质量比较大的;此外,火星两颗卫星可能来自被火星重力捕捉的小 行星,月球则形成於约40-50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後形成的,这场 撞击同时影响了地球的自转轴倾角。因此,月球和其他类地行星卫星的差异相当 大。 科学家当前估计约仅1%的类地行星有个显着的卫星。这意味着:如果真如先 前理论所言,月亮有稳定自转轴的效果,那么宇宙中绝大部分的行星,其自转轴倾 角都会剧烈改变。 |